我是蔡文祥  

蔡老師在中國時報 http://www.coolloud.org.tw/node/42059

 

2009/06/22 中國時報

機車踏板當餐桌 吃起民主臭豆腐 重現街頭運動 蔡文祥《敢動》記錄

* 2009-06-22
* 中國時報
* 【吳垠慧/台北報導】

還記得一九八七年解嚴至一九九○年代初,三天兩頭就有民眾走上台北街頭,大聲吶喊、爭取自身權益,警民對峙、擦槍走火引發的衝突畫面,都是走過那個年代的人至今依然不滅的記憶。那個群情高昂的年代,衝鋒陷陣的攝影記者以鏡頭記錄下台灣社會經歷的「陣痛期」,而蔡文祥便是其中一位;他的新聞攝影集《敢動年代》匯集了他在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間拍攝的重大街頭運動實錄。

 今年四十八歲的蔡文祥,一九九○年代初期在報社擔任攝影記者,正好遇上政治解嚴與報禁開放,人民走上街頭是家常便飯,是台灣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。當時還是新聞攝影菜鳥的蔡文祥,也跟著民眾上街頭,除了拍攝報社需要的照片,更重要的是見證時代的使命感,促使他勤跑街頭,「當時報社並不需要太過激烈的畫面,怕會影響民心,不像現在的新聞照片追求煽腥辣,因此很多照片從未在媒體上發表過。」

 蔡文祥記錄了一九八八年「戰況」激烈的「五二○農民運動」、一九九○年三月的「野百合學運」、一九九一年廢除刑法第一百條和萬年國會終結大遊行、一九九二年「四一九大遊行」呼籲修憲、總統人民直選等,翻閱這些照片,記憶就像黑白電影批哩啪啦的倒帶,回到廿年前充斥熱力、熱血的台北街頭,雖然混亂卻又透露民主社會到來的曙光。

 其中「五二○農民運動」是蔡文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。這場戰後最大規模的農民請願遊行,由雲林農權會發動,抗議政府農業開放政策可能導致農民權益受損。遊行過程擦槍走火,演變成一場嚴重的警民「全武行」。

 蔡文祥拍下警民對峙的肅殺氣氛,警方祭出噴水車驅離民眾,幾位民眾聚攏在一起抵擋水柱的威力,手上仍揮舞旗幟,有人踉蹌地逃離現場,磚塊和石頭四處散落,還有對鎮暴警察扔擲石塊的民眾,和被火舌吞噬的警車等,宛如戰場般煙硝味十足。

 蔡文祥以廣角鏡頭、近距離取景,讓照片更有臨場感,但由於當年使用的是傳統相機,要在磚塊、警棍齊飛的失控現場,同時顧及拍照和人身安全,並非易事,「一次捕了畫面跑出來後,才發現另一部相機鏡頭已經被石塊砸中,凹下去了。」

 「當年新聞同業都會在同一家沖印店等待,照片洗出來互相比較誰的角度好,越危險的地方越是最好的拍攝位置。」

 此外,當時遊行群眾對媒體鏡頭相當敏感,「清楚拍到民眾面孔的照片不能刊登,因為警方可以循線逮人,攝影記者會被民眾當成『抓耙子』,有攝影記者因此被毆打。」對照去年陳雲林來台引發的暴動,平面和電子媒體直接對著民眾拍攝,入鏡的民眾反而自視是英雄、一派洋洋得意的模樣,今昔心態的差異,讓蔡文祥直呼「時代真的變了。」

 除了緊張的對峙情勢,現場還有不少小插曲,像是攜老扶幼、在拒馬前拍下「到此一遊」的合影,還有民眾索性把偉士牌機車腳踏板當成餐桌,蹲在一旁吃「民主臭豆腐」的景象。「『敢動』歲月讓人『感動』」,「現在遊行的氣質真的有差啦」,蔡文祥笑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we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